合作客户/
| 
 拜耳公司 | 
 同济大学 | 
| 
 联合大学 | 
 美国保洁 | 
| 
 美国强生 | 
 瑞士罗氏 | 
相关新闻Info
推荐新闻Info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> 十二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、表面张力及对L-薄荷醇的缓释作用(三)> 十二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、表面张力及对L-薄荷醇的缓释作用(二)> 十二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、表面张力及对L-薄荷醇的缓释作用(一)> 茄子视频APP污在线观看比普通电子天平“好”在哪?> 界面张力仪评估氨基化氧化石墨烯-脂肪酸共吸附机制、应用潜力(四)> 界面张力仪评估氨基化氧化石墨烯-脂肪酸共吸附机制、应用潜力(三)> 界面张力仪评估氨基化氧化石墨烯-脂肪酸共吸附机制、应用潜力(二)> 界面张力仪评估氨基化氧化石墨烯-脂肪酸共吸附机制、应用潜力(一)> 在线观看茄子视频APP证明SP-B在肺表面活性物质三维结构形成中的关键作用> 新型多功能解堵体系-单相酸体系乳化、界面张力测定及现场应用效果(二)
十二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、表面张力及对L-薄荷醇的缓释作用(二)
来源: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浏览 11 次 发布时间:2025-10-31
1.2实验过程
	
1.2.1 DA-GQD的制备准确称取柠檬酸(5.0 mmol)于10 mL烧杯中,加入十二胺(0.2 mmol),超声分散均匀后放入烘箱中,于180℃下反应3 h,冷却至室温。用0.5 mol/L NaOH调节pH至中性,用超纯水稀释成60 mg/mL溶液,经0.22μm滤膜过滤后,在截留分子量3000的透析袋中透析24 h,得到量子点储备液,冷冻干燥后得到十二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(DA-GQD)。不加入十二胺,按同样的方法制备GQD,作为对照。
	
1.2.2 DA-GQD表面张力的测定
	
采用芬兰Kibron公司生产的Delta-8全自动高通量茄子APP下载,在(25±0.1)℃下测定不同浓度DA-GQD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并绘制成曲线,得到DA-GQD的临界胶束浓度。
	
1.2.3 Pickering乳液法制备
负载型样品将1.0 g DA-GQD配制成1%(质量分数)水溶液,置于离心管中,加入预先热熔的L-薄荷醇0.445 g,以10000 r/min转速均质2 min后得到Pickering乳液。该乳液冷至室温后析出沉淀,过滤、室温干燥后得到负载L-薄荷醇的DA-GQD样品,标记为DA-GQD(1.0%)(质量分数)负载样品。其它条件不变,仅改变DA-GQD溶液的质量分数,按照同样的方法分别制备出DA-GQD(5.0%)负载样品和DA-GQD(10.0%)负载样品。为作对照,在1.0 g DA-GQD固体中加入0.445 g L-薄荷醇,混合后在玛瑙研钵中研磨10 min,所得的样品标记为混合型样品。
	
1.2.4负载型样品的热稳定性测试
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(DSC)研究负载型样品的热稳定性,加热温度范围为-10~100℃,N2气流,升温速率为10℃/min。
	
1.2.5负载型样品的缓释性能
取相同质量的负载型样品、混合型样品和空白样品(L-薄荷醇)分别置于一定温度的鼓风烘箱中恒温加热处理(吹扫速度0.22 m/s),每隔一段时间用精密电子天平称量样品的质量,记录样品的质量变化,并作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。其中,30℃鼓风吹扫条件下的空气湿度为40%;80℃鼓风吹扫条件下的空气湿度为14%。
	
2结果与讨论
	
2.1 DA-GQD的制备
	
首先采用“自上而下”法,由CX-72炭黑在浓硝酸中回流24 h制备GQD。虽然能够实现一步同时制备单层和多层GQD,但是存在反应时间长、强酸会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等弊端。本实验设计通过“自下而上”法,以柠檬酸为前驱体、直链烷基胺为功能化试剂,通过一步热裂解制备双亲性DA-GQD(见图1)。柠檬酸分子之间脱水缩合形成六边形sp2碳原子键合的石墨烯片,十二胺通过氨基与柠檬酸上的羧基缩合,将烷基链引入石墨烯片的边缘以提高疏水性。
	 
2.2 DA-GQD的结构表征
	 
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(FTIR)、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和X射线衍射(XRD)对DA-GQD的结构进行表征。从FTIR谱图(图S1,见本文支持信息)可知,DA-GQD可能包含C—H,O—H,O═C(R)—和C—N基团。从TEM和粒径分布图(图2)可以看出,DA-GQD颗粒比较均匀,基本上为椭球形纳米颗粒,粒径主要分布在1~7 nm,平均粒径约为3.5 nm。XRD谱图(图S2,见本文支持信息)中在20°左右有一个较宽的峰,说明合成的DA-GQD具有石墨烯结构。
	
2.3 DA-GQD的表面张力
	 
图3(A)为DA-GQD水溶液的表面张力随浓度的变化曲线。当溶液中不含DA-GQD时(纯水),在25℃下表面张力为72.2 mN/m;在低浓度区间,溶液表面张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;在高浓度区间,溶液表面张力曲线在约30.8 mN/m出现一个平台区。DA-GQD的临界胶束浓度约为0.0125 g/mL,表面张力最低降至30.8 mN/m。
	
为了研究烷基链中碳原子数对表面活性的影响,按照1.2.1节方法,用丁胺和辛胺代替十二胺,分别制备了丁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(BA-GQD)和辛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(OA-GQD),并测定其最低表面张力。由图3(B)可知,DA-GQD的表面张力比BA-GQD和OA-GQD的表面张力低得多,表现出更好的表面活性。3种石墨烯量子点的主要区别在于烷基胺的碳链长度,结果表明,烷基碳链长度对石墨烯量子点的表面活性有较大影响,烷基链越长,表面活性越好。上述规律与经典的表面化学理论一致。
	 
图4对比了DA-GQD与文献中常用于稳定Pickering乳液的固体颗粒表面活性剂氧化石墨烯(GO)、石墨烯(G)、GQD和氧化亚铜(Cu2O)纳米颗粒,以及典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S的最低表面张力。结果显示,GO,G和Cu2O纳米颗粒具有较低的水溶性,可以将水的表面张力降低到50~60 mN/m之间,这主要归因于它们的强疏水性和弱亲水性;而且GO和G中的大尺寸石墨烯二维片层容易聚集在流体界面上,增加了界面层的刚性,从而导致其表面活性的进一步降低。而只以柠檬酸作为碳源,通过热裂解法制备的GQD的表面张力约为71.8 mN/m,接近纯水的表面张力。这是因为GQD具有极强的亲水性和极弱的疏水性,不合适的两亲结构赋予其低的表面活性。此外,SDBS的表面张力为32.4 mN/m,比DA-GQD水溶液略高一些,证实了DA-GQD的表面活性与SDBS相当。
	






 
  
  
  
 